大师教你如何焊好摇摆焊法
发布时间:11/4/2017[点此返回]


焊接
总是不缺巧手和能人
用心了
才会知道

你也是艺术家


摇摆焊的历史

离不开核电站的焊接,

在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中

摇摆焊进入中国,

在当时国内是没有人会摇摆焊接的,

首次接触摇摆焊,

而国外的焊工在焊接的时候又不给看。

当时很多公司都派焊工去参于大亚湾核电的建设,

以求学个国外的先进焊接技术,

请了多名法国的焊接教练培训焊工,

想必是费了不少的劲,

才让摇摆焊在中国发扬光大。


不锈钢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

技术流行的是“走杯子”的方式,

但此种方式

绝不是有效的“走杯子”的方式



这种方式

容易在金属表面留下划痕


“摇把”焊接

操作方法与特点送丝方法:

就是大拇指与食指、中指紧夹焊丝.

用大拇指沿食指指尖方向靠摩擦向前推动焊丝,

焊丝从无名指和小拇指中间穿出

起定位作用。

摇把送丝法的特点是续丝稳而快,

不间断,

均匀的摆动加大了Ar的保护圈,

更好的保证了焊缝的质量。

特别是不锈钢、有色金属材料焊接,

熔池均匀、气体保护得当,焊接外观更漂亮。


焊嘴扇形滚(摆)动

氩弧焊“摇把”技术的核心。
焊嘴轻轻挨着坡口(起支撑作用)一侧停留并引燃电弧形成熔池,

靠大拇指与食指摩擦送丝

,随着焊嘴(热源及Ar气流保护迁移的方向)的摆动.

熔滴在牵引力和表面张力作用下从坡口另一侧与该侧母材相连,

等熔滴与另一侧母材形成稳定的熔池、焊缝后再摇摆回到母材原来一侧,

如此反复,

形成的焊缝两侧熔合良好,

不易产生咬边及未焊透、未熔台,

由于焊丝一直没有脱离Ar的保护圈,

故焊缝内部、表面质量都能够保证。



摇把”焊接

不易产生未焊透缺陷。
“摇把”焊接时的坡口间隙可以比“端把”焊接时大。
摇把焊接间隙要求为:一般合金钢1.5-3.5mm,镍基等黏性合金钢2.0-4.0mm。
摇把内加丝焊接法的坡口间隙可以做到:一般合金钢3.0-4.5mm,镍基等黏性合金钢3.5-5.0mm。



由于“摇把”焊接

选用较大的对口间隙及向两边坡口摆动,

和传统手法相比未焊透、未融合缺陷大大降低了。

常规手工钨极氩弧焊工艺,

由于选用较小的坡口间隙,

热源处于坡口和焊丝的中间,

焊工技能不过关的话通常会出现未焊透缺陷,

造成根部返修。
但摇把也是有它的缺陷:

因手臂需要摆动,

在受限空间不能操作;

焊接间隙小于1.5mm双边坡口角度小于550,

焊炬的瓷嘴摆动空间受限,无法焊接。

摇摆焊,

这样的文章也不少,

方法大致相同,

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你自己的理解,

正如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,

每个人理解的不同,焊接出的焊缝就不一样。